吉林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音乐《司马光砸缸》教学设计
- 时间:
- 2020-11-18 11:48:15
- 作者:
- 邬老师
- 阅读:
- 来源:
- 吉林教师资格网




【情感态度价值观】
通过感受作品,理解故事内容,能养成遇事冷静处理、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。
【过程与方法】
通过演唱,并配以律动、创编等活动,学生能够掌握律动的技巧,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。
【知识与技能】
了解音乐剧是集唱歌、演奏、舞蹈、表演等于一体的艺术形式,并能够自主创编完成表演。
二、教学重难点
【重点】
了解音乐剧是集唱歌、演奏、舞蹈、表演等于一体的艺术形式,并能够自主创编动作完成表演。
【难点】
理解故事内容,学习主人公遇事冷静处理、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。
三、教学过程
(一)导入新课
教师提问学生:“同学们,如果你们跟朋友出去玩,而朋友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,刚好旁边又没有大人,你们会怎么办呢?”
学生自由回答。
教师总结:“有同学说找树枝、绳子拉他上来,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办法,今天我们去看看古代的一个孩子是怎么做的吧!一起学习新课《司马光砸缸》。”
由此顺势导入新课。
(二)初步感知
1.教师播放《司马光砸缸》的作品,请学生聆听,并思考: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?
学生自由回答。
教师总结:歌曲的速度稍快,表现出大家的急切,情绪是比较有力地,因为要表现出司马光砸缸时的力度。
2.教师再次播放作品,请学生思考: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?
学生自由回答。
教师总结:童声合唱。
3.教师播放司马光砸缸的视频,并提问学生:通过视频看到了什么?又有怎样的感受?
学生自由回答。
教师总结:司马光通过砸缸的方式救出自己的小伙伴,这是遇到事情沉着冷静、机智勇敢的表现,值得我们学习。
(三)探究学习
1.教师提问学生:“同学们,你们认为司马光砸缸时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呀?”
学生自由回答。
教师总结:砸缸的声音为“哐当”。
2.教师播放歌曲带领学生感受歌曲中“哐当”的歌词特点。
3.教师使用钢琴分句教唱,学生跟唱。
4.教师出示教材中奏一奏的旋律片段,带领学生利用碰铃、沙锤为歌曲进行伴奏练习。其中碰铃的伴奏音型为X—|X—|X—|X—。沙锤的伴奏音型为X XX|X XX|X XX|X XX。
5.教师将学生分为两大组,一组负责演唱,另一组负责乐器演奏。学生分组练习,教师巡视指导。
学生练习完毕,进行展示。
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。
(四)拓展延伸
教师提问学生表演后的感受,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司马光的智慧,并请学生前后四人一小组排演《司马光砸缸》的音乐剧。
展示结束后进行生生互评。
(五)小结作业
1.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小结,引导学生再次感受音乐剧的魅力。
2.课下将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。